從濟南市區(qū)出發(fā),經過黃河大橋,一路北上,不久便可以看到路兩旁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,這是天橋區(qū)東營子村。在典型的北方農村景象背后,“新農商”正為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生機和活力。
趙振華是活躍在東營子村的“新農商”。在他自建的分揀倉里,每天有大量的新鮮水果,經過分揀員過秤、修剪、貼標、裝筐后,通過零售平臺送到千家萬戶。
昔日“打工仔”變身“新農商”
今年33歲的趙振華,從16歲給別人搬筐子開始,至今已經在生鮮行業(yè)奮斗了17年,他的身份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變化:從生鮮裝卸工,到超市水果商,再到如今的“新農商”。他自己都沒想到,曾經靠搬筐裝箱謀生的小伙子竟然還能夠建起自己的廠子,帶領父老鄉(xiāng)親發(fā)家致富。
轉機發(fā)生在2020年底。此時,“超市水果商”趙振華的商超供貨事業(yè)進入了瓶頸期,行業(yè)競爭越來越激烈,利潤越來越少。正愁悶時,他看到很多曾經的傳統(tǒng)商超開始轉型互聯(lián)網,他的思路就此打開了,何不找到靠譜的平臺,借助自己十幾年積累的采購和供應鏈優(yōu)勢,轉為向平臺供貨呢?
于是,趙振華和朋友們多方溝通交流后,主動聯(lián)系對接了剛上線不久的美團優(yōu)選,雙方順利達成了合作。“互聯(lián)網平臺的時效果然很快,以前給商超供貨,賬期一般得40天,現在只要4天就行,這樣我的資金就能快速周轉,供貨量也就可以大大提升了。”嘗到甜頭的趙振華決定放手一搏,2021年,他在東營子村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分揀倉,但短短一年時間,這個倉庫就已經盛不下他采購的水果了。
最近,趙振華正忙著找地方,準備再建一個新倉庫。令他犯愁的是,合適的地方并不好找。“當初把倉庫建在東營子村,就是因為附近有個高速口,交通方便,現在再想找塊更大的地方,挺難!”
但憑著做“事”的決心,順著做“勢”的方向,就沒有什么能阻擋他的前進之路。趙振華透露,目前他正申請果切方面的安全管理認證,如果成功的話,就可以進軍食堂配餐市場了。“在配餐果切上,我們有很大優(yōu)勢,本來這就是現有業(yè)務的補充。另外,現在很多人都有飯后吃水果的需求,我們做成小份果切,既營養(yǎng)又不浪費。”
“貓冬”變“忙冬”
農民喜增收秋種過后,天氣轉冷,北方農村進入了傳統(tǒng)的“貓冬”時節(jié),但趙振華的倉庫里依然忙得熱火朝天,上百個農村婦女正在揀選橘子和橙子,并把它們打包成規(guī)格統(tǒng)一的“量販裝”。她們或許并不知道有一個新工種叫做“分揀員”,但她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小廠子帶來的增收喜悅。
村民王愛蓮今年四十歲,家里有兩個孩子讀書,還有七十多歲的公婆需要照料。以往,她就是在家守著一家老小和幾畝地,老公則外出務工。去年,得知趙振華的分揀倉招人后,她第一時間就去報了名。“能在家門口上班真是太好了,我早晨、中午給老人孩子做好飯,騎著電動車幾分鐘就能到倉庫,家里農活兒也沒耽誤。”王愛蓮笑言,因為自己也能掙錢了,家里生活水平都上了一個臺階。
剛領到上月工資的高建芳樂滋滋地說:“我現在一個月能掙5000多塊錢,只種地的話,一畝地種一年最多也就掙1000多塊錢吧!”高建芳夫妻倆是這個分揀倉里的“小組長”,除了不上“流水線”,其他一切工作,他倆都幫著張羅。兩個人加起來一年能從這個分揀倉里掙10多萬塊錢。
這兩年,在東營子村及周邊村莊有120多個像王愛蓮、高建芳這樣的農村婦女實現了“家門口”就業(yè),她們往往上有老下有小,大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活。如今,這些農民有了新名字——新農人,對她們而言,新農人不僅是一種新身份,一份新職業(yè),更為她們的生活帶來了新希望。
舍不得的“稀罕物”飛進尋常百姓家
腰包鼓了,也更舍得花錢了。現在,村民們只要前一天在美團優(yōu)選下單,第二天中午就能吃到全國各地的水果。小臺芒、紅心火龍果、菠蘿蜜、椰子,這些產自海南島、廣西、新疆甚至越南、緬甸的水果,從遙不可及變?yōu)椤按稳者_”。王愛蓮最近就經常下單菠蘿蜜,以前她只在市區(qū)的大超市見過,“看著和榴蓮長得差不多,我還以為都是一個味兒呢”。
王愛蓮買的菠蘿蜜,或許就是她親手在分揀倉里揀選過的。趙振華說:“最近菠蘿蜜賣得很好,每天得備七八噸貨,價格基本和批發(fā)市場的批發(fā)價持平,但老百姓自己去買肯定會貴很多。”記者查詢發(fā)現,在美團優(yōu)選上,十幾塊錢就能買到1千克紅肉菠蘿蜜,比其他渠道的價格便宜一半還多。以前,老鄉(xiāng)們覺得熱帶水果是“稀罕物”,而且買著不方便,現在動動手指就能實現“菠蘿蜜自由”。
趙振華供貨的水果品種常年穩(wěn)定在20多種,葡提類、漿果類、橘橙類等銷量都很可觀,這些水果的產地大部分在我國南方地區(qū)。借助美團優(yōu)選這類新的零售業(yè)態(tài),實現“南果北調”,趙振華的事業(yè)越來越好,鄉(xiāng)村居民也能吃到更新鮮、多樣化的水果。
而對于本地果農、菜農來說,趙振華的分揀倉同樣是個“寶藏”,濟南產西瓜、香瓜、桃子等水果也經常從這里周轉再運往全市,當周邊村鎮(zhèn)村民為滯銷的西蘭花、生菜球、豆角等蔬菜發(fā)愁時,趙振華也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,收購之后通過平臺售賣,解決村民們的燃眉之急。
今年4月,山東省發(fā)布《關于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(fā)展若干措施的通知》,提出推動傳統(tǒng)商貿流通企業(yè)通過自建平臺或依托第三方平臺等,擴大網絡零售,更好發(fā)揮電子商務在促消費擴內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推動全省網絡消費提質增效。
“美團優(yōu)選一頭連接著優(yōu)質農產品,一頭連接著本地廣大消費者,通過深入社區(qū)和鄉(xiāng)村的自提點網絡,滿足消費者對省和便利的需求。”與趙振華合作的美團優(yōu)選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平臺定位‘明日達超市’,服務已經覆蓋了全國近3000個市縣。”
在政府的幫扶、政策的指導、平臺的助力下,新農商和新農人們不僅見證了縣域市場的消費復蘇,也對激活廣大農村地區(qū)消費潛力、促進彌合城鄉(xiāng)消費差距發(fā)揮著積極作用。